
在東佘山騎龍堰側。原名為慈云昭慶禪寺,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建,元時毀。明洪武24年,僧德智重建,永樂十二年再建觀音藏殿,并西廊,募鑄三口鐘。是當年名傾江南的寺院。繁盛時,擁有一千多間寺舍禪房。香火鼎盛,顯赫一時。寺內有金沙地、芥子庵、獅子巖、缽龍堂、繡煙閣、馬耆師塔等,后漸廢。清康熙十七年,松江知府魯起重建,后復毀。今僅存寺后一方大石,即為獅子巖。來到獅子巖,即可尋昭慶寺遺址,可抒思古之幽情。該巖石在東佘山南蜂處,巖下有懸崖數十丈。石紋卷曲。東佘山形似睡獅,卷曲有紋又象獅子的鬃毛。傳說蘇州亦有獅子山。比東佘山大,故為雄獅,而東佘山為雌獅,雄獅翹首東望,眷戀著松江的獅子。
查看昭慶禪寺詳細介紹 》
昭慶禪寺基本資料
在東佘山騎龍堰側。原名為慈云昭慶禪寺,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建,元時毀。明洪武24年,僧德智重建,永樂十二年再建觀音藏殿,并西廊,募鑄三口鐘。是當年名傾江南的寺院。繁盛時,擁有一千多間寺舍禪房。香火鼎盛,顯赫一時。寺內有金沙地、芥子庵、獅子巖、缽龍堂、繡煙閣、馬耆師塔等,后漸廢。清康熙十七年,松江知府魯起重建,后復毀。今僅存寺后一方大石,即為獅子巖。來到獅子巖,即可尋昭慶寺遺址,可抒思古之幽情。該巖石在東佘山南蜂處,巖下有懸崖數十丈。石紋卷曲。東佘山形似睡獅,卷曲有紋又象獅子的鬃毛。傳說蘇州亦有獅子山。比東佘山大,故為雄獅,而東佘山為雌獅,雄獅翹首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