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
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
旅游,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風花雪月在大理當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詩曰: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這首詩謎的謎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下關風每年春、冬是下關的風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風,最大風速達10級,下關因此而贏得了“風城”的雅號。下關風的形成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牢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谷便成了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下關風還有一種奇異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
查看大理古城詳細介紹 》
大理古城基本資料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