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中心城市再增兩個:武漢、鄭州。至此,被明確定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地方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等8座。已批復的8個城市均為省會城市(包括4個直轄市)。有分析認為,競逐國家中心城市是省會城市間的一次新競爭,計劃單列市也參與其中。國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于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國家中心城市是實現“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推動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必然要求。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1] 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第六章節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一段時間以來,關于國家中心城市的數量與入圍城市,各種傳言甚囂塵上。有消息稱國家中心城市只有10個,目前只剩下兩個席位;也有消息稱,已經有15座城市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還有報道稱北上廣深4座城市被定位為全球城市,另有11座城市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據
媒體報道,住建部聯合多個部委推進、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編制的新的《全國
查看國家中心城市詳細介紹 》
國家中心城市基本資料
國家中心城市再增兩個:武漢、鄭州。至此,被明確定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地方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等8座。已批復的8個城市均為省會城市(包括4個直轄市)。有分析認為,競逐國家中心城市是省會城市間的一次新競爭,計劃單列市也參與其中。國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于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國家中心城市是實現“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推動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