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是中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
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是北疆博物院,于1914年由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創辦。1927年對外開放。1952年改建為天津市人民科學館,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館。截止至2014年末,天津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
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其中一、二級珍品1282件,模式標本1452件。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以“家園”為總主題,從戶外“家園·足跡”到首層“家園·探索”,從二層“家園·生命”到三層“家園·生態”,講述一個從遠古到當代、從世界到天津的“家園”故事。民國三年(1914年),建立黃河白河博物館,后名為北疆博物院,是由法國神甫、動物學博士黎桑(EmileLicent,1876-1952,中文名桑志華)來華創辦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北疆博物院由私立津沽
大學代管。1951年9月,天津市委宣傳部接收北疆博物院。1952年6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在北疆博物院的基礎上組成天津人民科學館籌備委員會,同年天津市人民科學館成立。1957年6月,天津人民科學館更名為天津市自然博物館。1959年,陳列展覽和辦公地址遷至河西區馬場道272號,時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為該館題寫了館名。1968年8月,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天津市自然博物館合并,組建天津市博物館。1973年12月
查看天津自然博物館詳細介紹 》
天津自然博物館基本資料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是中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是北疆博物院,于1914年由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創辦。1927年對外開放。1952年改建為天津市人民科學館,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館。截止至2014年末,天津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其中一、二級珍品1282件,模式標本1452件。...